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

2016香港中學文憑試中文卷一(閱讀)點評之二 小編:Stephanie Leung from CUHK(文學院二年級)

2016香港中學文憑試中文卷一(閱讀)點評之二 小編:Stephanie Leung from CUHK(文學院二年級)
二、白話篇章 
    許多台灣作家的散文,諸如琦君、白先勇、張曉風等,風格溫厚而不濫情,文字細膩,值得同學仔細品讀。林清玄的作品亦不乏佳作,同學可留意一下。 
  當然到了考試就得功利處之。白話文往往偏長,倘若先仔細閱讀再作答,肯定不夠時間,筆者一般習慣先看題目,再針對性閱讀文章。以這樣功利的目光讀文章,自然要讀到支離破碎,無法欣賞到文章的美,然而考試就得如此。 
  筆者手頭暫未有題目,在此也不妨暫時掙脫考試的思維,賞讀一下林清玄這篇文章。 
《紅心番薯》一文顯然是借番薯表達鄉土、家國之思。有些歷史背景,是必定要知道的:台灣曾是日本殖民地,二戰後交回中國管治,然而不久即發生國共內戰,國民黨落敗南渡台灣。如果這樣基本的歷史都不知道,那就有點麻煩了。 
  即使沒有吃過或者不喜歡吃番薯,也應知道番薯生於泥土裏。番薯這一特性,正好突出了人與土地的連結,因此作者父親抱有非常深厚的感情。 
  當我們以為這又是一篇單純抒發台灣鄉土情懷的文章,作者又講起小時候和大陸的小朋友吵架,你一聲番薯我一聲老芋,又帶出了台灣和大陸的緊密關係。台灣人,除了少數原住民之外,多數都是近代由大陸來台的。個人的鄉土感情,與歷史角度下的家國意識,在這篇文章裏不僅不對立,而且相輔相承。 
  作者父親成長年代,也就是二十世紀的首半,一方面台灣受日本管治,而另一方面作者父親所在的東北,亦受日本侵略。番薯容易生長,又方便攜帶,是匱乏年代的重要糧食。
  作者父親去到南洋打仗,番薯更成了慰藉飢腸與心靈的恩物。他對番薯的感情,就是在這憂患風雨中一點一點凝聚的。而番薯生命力旺盛,又象徵著經歷戰亂年代的人,是那樣吃得苦、倔強。 作者父親的經歷固然是文章主線,然而作者在後段加插了一個賣番薯老人的故事,又使文章更為豐富,跌宕生姿。 
  老人改行賣牛肉麵,又聯繫到城市化割斷人與鄉土的關係的問題,不僅形式上做到首尾呼應,更進一步帶出作者對番薯象徵著的苦難、堅忍與鄉土之思的緬懷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